136 9680 5803 | 免費預約試聽
—— 感覺統合 ——
讓粉色视频在线观看認識兒童的感覺統合失調
一、什麽是兒童感覺統合失調?
有許多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、學習成績差、做作業拖拉、多動、緊張、膽小、退縮、愛哭、不合群、吃飯挑食或暴飲暴食等性格障礙而頭疼。過去,有的人將這些問題診斷為多動症,給孩子吃藥、打針等,但效果甚微,還可能造成某些後遺症;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是有意不聽話,對孩子又打又罵,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創傷。1970年,美國的心理學家愛瑞斯首先發現了在3~13歲兒童中,有10%~30%的兒童出現上述症候群,並不是教育問題,而是兒童大腦功能發育不協調,需要進行心理訓練來加以矯正。經過科學家的大量臨床心理研究發現,相當數量的兒童出現的上述問題是由於大腦對身體感覺統合的障礙,在醫學和心理學上稱為感覺統合失調或學習能力障礙。因為人體各部分器官都是通過與外界接觸,向大腦傳遞感覺信息,這些信息經過大腦的有效組合,指揮人完成各項活動。當這一係統由於發育或其他原因不能正常運轉時,就會出現上述行為問題。
二、兒童出現感覺統合失調會有什麽表現呢?
1、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:表現為好動不安,注意力不集中,上課不專心,愛做小動作。他們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給家長添麻煩,挑三揀四,很難與其他人同樂,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,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。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,說話晚,語言表達困難等。
2、 視覺感不良:表現是盡管能長時間地看動畫片,現電動玩具,卻無法流利的閱讀,經常多字少字;寫字時偏旁部首常顛倒,甚至不認識字,學了就忘,不會做計算,常抄錯題等。
3、 聽覺感不良:表現為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見,丟三落四,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留的作業等。
4、 動作協調不良:表現為平衡能力差,容易摔倒,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會翻滾、係鞋帶、騎車、跳繩和拍球等。
5、 本體感失調:表現為缺乏自信,消極退縮,語言表達能力差,手腳笨拙等。
6、 觸覺過分敏感:表現為緊張、孤僻、不合群、愛惹別人、偏食或暴飲暴食、脾氣暴燥、害怕陌生環境、吃手、咬指甲、愛哭、愛玩弄生殖器等。
這些無疑會造成兒童學習和交往障礙,因為這樣的兒童盡管有正常或超正常的智商,但由於大腦無法正常有效地工作,因而直接影響了兒童學習和運動的完成。